传统技艺


东汉杨孚的《交州异物志》中记载:“蜜香,欲取先断其根,经年,外皮烂,中心及节坚黑者,置水中则沉,是谓沉香,次有置水中不沉与水面平者,名栈香,其最小粗者,名曰椠香。”

莞香生产与制作技艺,从选种、育苗、移植、折枝、断根、再移植、修枝、开香门、修枝、断根,到采香、理香、拣香、窨香、合香等均沿袭始于宋代的传统技艺。

每年雨水前后莞香花开,农历6月成果。在品种纯正的野生树上采摘优质种子经过迅速育苗,发芽约月余,首次移植至由表土和有机肥料混匀的营养袋中,次年2至3月苗高30厘米左右再次移植,即出圃栽种在黄土砂石相杂、坚实而瘦瘠的土壤上。再过3至5年,直径长到5厘米左右时可以进行第3次移植,以促使根系生长旺盛,提高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,加快长势。

七年树龄的香树,一般长到直径20厘米,高3.5米左右,油脂腺即非常发达,此时可以将主干拦腰斩断,保留约2米的高度,以抑制向上生长。拦腰斩断一年后的次年3月,斩断全部根系,剩下约30多厘米的根部,形成宿根,只留尺许泥土掩盖。第四次移植则用饥饿种植法,使其长期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,减少根系深生,使其营养不良生命力减弱,免疫力逐渐下降,易于感染真菌。斩断、修剪主树干外的旁枝梢叶后,独剩光秃主干,削弱吸收能力,生长缓慢衰退。


DSCF0500_看图王.jpg


一般树龄七到八年后,每年12月以凿、锯、刀等工具在树干合适部位进行人为损伤(俗称开香门),利于益生真菌入侵、感染和繁殖,与伤口薄壁组织细胞贮存的淀粉酵化形成香脂,凝结于木本体内,这就是莞香的结香原理。在这个过程中,通常使用刀砍法、凿洞法、分边法、撕皮法、平锯法、斜锯法、深埋法、虫咬法、混合法等9种技艺。根据产香名目品质不同,而可使用单一或多种组合方法。使用上述方法处理后,莞香树长到次年可再次修剪,斩除旁枝梢叶,更弱化生长能力,加快结香速度,令产出的香源品质更上乘。


3、采香_看图王.bmp


采香常在每年农历小雪正日前后,旧称“凿香贵以时”,农历十月木质尽化,精华内敛,香胎气足,其香气最为纯正,这时大范围凿下含香油的木块,形成莞香原材料。取香后的莞香树,令其继续抽旁枝,再经修枝、断根、开香门、取香等环节,循环反复,直至木本体枯干后埋地,养成熟结。

在采集好莞香原料后,使用传统工具剔除原材料杂质及无结香的木质部分,留下有油质部分即成为莞香。加工后的莞香多呈不规则块状、片状和盔状,香质表面多凹凸不平。然后以古法名目按形、质、色、味、蕴的不同,分拣各种不同质地等级的名目品种,再放置贮藏罐中,待一定时间后使其自然熟化,褪除木本杂味,令香气圆润、醇厚。如果深加工制成线香、香粉则要采用 “合香法”。“合香之法,贵于使众香咸为一体”,即以4到6种不同名目的莞香进行配伍,使香气更加丰富,有层次感。1、传统理香工艺

据宋代叶寘《坦斋笔衡》《志香》记述,香如猬皮笠蓬及渔蓑状,盖修治时雕镂费工,去木留香,棘刺森然。使用传统工具,剔除原材料杂质及无结香的木质部分,莞香品质更加上乘。

2、传统线香制作

线香的制作,在成书于明隆庆年间的《墨娥小录》中已经提到,更为详细的叙述见于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卷一四“线香”条:“今人合香之法甚多,惟线香可入疮科用,其料加减不等。以榆皮面作糊和剂,以唧筩笮成线香,成条如线也。亦或盘成物象字形,用铁铜丝悬爇者,名龙挂香。


5、合香_看图王.jpg


3、传统合香工艺

《陈氏香谱》卷一“合香”条:“合香之法,贵于使众香咸为一体。麝滋而散,挠之使匀;沉实而腴,碎之使和;檀坚而燥,揉之使腻。比其性,等其物,而高下如医者,则药使气味各不相掩。”两宋的调香也是对前代的继承。晚唐及五代宫廷合香之风已经很盛,其时大抵水沉和白檀香为骨,而麝香龙脑用作发香和聚香,和凝《宫词》“多把沉檀配龙麝”,是也。王建《宫词》:“供御香方加减频,水沉山麝每回新。内中不许相传出,已被医家写与人。”南唐的“江南李王帐中香”传入民间,宋人依然喜欢调制,王灼《张元举惠李王帐中香》“此香那得到君手,妙诀无乃当时传”,纪其事也。江南宫中的爱宜香,黄庭坚得其方,而别名之曰“意可”,成为“黄太史四香”之一,载入《陈氏香谱》。

4、传统工艺品制作

唐代咸通十五年的《衣物帐》碑石,其中刻有“沉香山二枚重四斤二两”的文字,“沉香山”作山峰状,形态优美,气度不凡,可见中国参考沉香的应用及工艺品加工有着千年历史。


6、窨香_看图王.jpg


5、传统窨香工艺

《陈氏香谱》卷一“窨香”条:“新合香必须窨,贵其燥湿得宜也。每约香多少,贮以不津瓷器,蜡纸封于静室屋中,掘地窞深三五寸,月余逐旋取出,其尤馜馜也。”此即所谓“熟化”——现代香料制作工艺中也还用着大致相同的办法,即把调和好的香料在罐中放置一定时间,令它自然熟化,以使众香浸润融合而香气圆润,即所谓香气“尤馜馜也”。